產品經理眼中的工業設計
工業設計是工業發展的源泉,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來看,人類經歷了農業社會,由農業社會發展到工業社會,再由工業社會步入到我們現在的信息社會。在社會發展的變遷中,工業設計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社會發展的需要推動了工業設計的發展。那么,產品經理是怎么看待工業設計的呢?
家電產品外觀工業設計
從廣義上來看工業設計,是在做兩件事情:第一件事要求我們用嚴密的收斂邏輯思考人的因素和社會的因素,這不是說設計的準則是“以人為本”或者人類社會就是全部的設計對象,而是設計者總是在為人和社會做設計。在這個過程之中,深入的了解對象人群的思想價值體系,洞察生活的各個細節是我們的必修課。同時這也是設計師合理化生活的過程。
另外一件事,做設計少不了跳躍性的思考方式。創意就像發散于漫天的星星,靈感將她們串聯成了星座。可以說,設計師也創造了生活。
那么做工業設計具體要做些什么呢?很多人往往會理解成工業產品的外觀設計或者是造型探索,這顯然過于狹隘,工業設計師也不能被這種過于外化的理解蒙蔽視野,形態的東西終究是經過某個系統化過程后的產物,就像是一個多次方程的一個解,最優的答案或者說最好的設計往往不是通過單純的探索形態能得來的。比如,早產兒保育箱,設計者發現在過去的數年時間里,保育箱并沒有太多進步。如今的保育箱雖然添加了各種各樣的先進功能,但是其核心依舊是一個吹入熱風的盒子。Neobirth早產兒保育箱也不例外,但是這款保育箱比其他的更加創新,性價比也更高。
儀器儀表外觀工業設計
好的設計應立足于營造體驗,而不是停留于設計工業加工品。樣式主義的風潮顯然已經奄奄一息,蘋果公司的iPhone系列產品就是良好的例子,無論是產品的第一視覺感受,手握的觸感,人機交互的方式都立足于塑造一次盡可能完美的體驗,而這些努力會延長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壽命。
好的設計沒有空洞的造型,而是追求設計者與使用者情感的共鳴,富有人情味。形態東西很容易就被遺忘,甚至會讓人產生厭倦,但是情感的東西卻不是,準確的研究了使用人群才有可能把握這一點,通過產品傳達出情感的訊息,這顯然是一種人文關懷的途徑,也會讓使用者愛上這樣的設計。產品經理認為,設計師是一個必須旅游的職業,因為設計師是讓人們擁有更美好生活的存在,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需要行走的知識課堂,那些美好、靈感、感動,都可以透過大自然的啟發,不同文化的取材,掌握在設計師心里,以便提供人們生活中更多美好的體驗。
好的設計還具有準確的局部針對性,甚至可能上升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不是每一個人看到B&O的音響設計都會心生敬意,因為這樣的品牌為自己產品有了更加細微的定位,把適用范圍縮小反而使設計更加有力。
立足于這樣的設計思維模式應該才是企業,咨詢公司或者是教育者的信息平臺,在這個平臺之上,通過每一位設計師的努力才有可能建立起更高的摩天大樓。